均衡教起源于中国古代,其创始人为常伯,教义在于笃信中庸,实行求同存异、和而不同的宗旨。均衡教派在中国古代曾经有很大的影响力,被誉为“教教之外、道道之间、学学之原”。均衡教派的核心教义包括“上敬天、下爱民、兼顾中和、不偏不倚”以及“四海之内皆兄弟,支离破碎无定界”等等,都体现出均衡教派追求和平、平衡、协调的精神。
均衡教派追求的不是片面追求,也不是过分崇拜任何一种学说或宗教,而是在学习和吸取各种学说或宗教的长处的基础上,形成了自己的独特教义,这也为古代中国的宗教文化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均衡教派在中国古代曾经有众多信徒,更有许多知名文人墨客继承和发扬了其精神。如明代王世贞曾说:“吾有学识,则因中庸一字耳”。而清代的郑板桥则借鉴均衡教派的思想创作出了“为中而不倚”的明清建筑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