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权日是指上市公司在实施配股、送股等股权分置改革等情况下,为区分股权的变化所确立的分界日,它是上市公司股权分置改革的重要环节。下面,我们来了解一下除权日的五个问题。
一个除权日是怎么来的?
除权日是在股权分置改革(包括配股、送股等)实施过程中所确定的。除权日是指上市公司根据通过股东大会决定的派发股利等分红方式,实行股权分置登记日或股东大会决定的实施股份回购、资本公积金转增股本等方式,区别对待新老股票所有权交割的日子。
什么是股权登记日?股权登记日与除权日有什么不同?
股权登记日是指公司为了实施定向增发、配股等股权公开发行,依照有关规定及发行人网络报刊、全国性报刊公告发行方案后,在该公司股份过户中心确定的股权登记止日之前的最后一个工作日。区别于除权日,“股权登记日”即是公司股本登记日,也是股票交易日,股票过户的基础。
为什么要将股权分置?
以前上市公司法规定,二级市场上的股票必须要有作为自己公司实际出资人的大股东的控股股东。也就是说,任何一只股票都必须由自己公司的实际出资人控制,才能上市流通。但是,不少公司在上市后,通过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形成一大批可以在等市它股权分置之后,在市场上流通的股票。这样,股权就不明了了(不能明确的告诉股票的持有人他们的持股占多少上市公司的股权)。股权不明就会导致所有股东的股权价值都没有价值。
股权分置最常用的方式是什么?
最常用的是股息支付方式:分红(送现金同股);转增股份(送股);优先认购权,其中现金分红和送股可以追溯到股票的诞生之初。
股权分置改革对于股民有什么影响?
由于除权日前后的各种变化,股票的价格也会相应发生变化。对于股民而言,在除权日附近进行交易需特别注意。在普遍情况下,除权日前股票价格会相较于除权日后较低。股民其后行使股权,按除权后的股权数量来收取股息,而股息的总额不变。从而,股票价格出现了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