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杂文 > 既见君子云胡不喜的来历与意义

既见君子云胡不喜的来历与意义

来源:心友杂文网

既见君子云胡不喜,古诗一首众人皆知,“既见君子”指的是有道德修养、人格高尚的人,“胡不喜”则是问为什么不高兴。这句话也成为了许多人交友的标志,认为能和有道德修养的人交朋友才是有意义的。

这个成语最早出自《孟子·离娄上》,背景描述是离娄国的宰相为子行立传,子行是孟子的学生,他教授字诀、音律、礼乐、政治和辞令,甚至连纺纱织布都教给他。当时,离娄的国君派人前来考察他的技能,子行非常得意,他说:“我曾听说皇帝有‘金屋藏娇’,余则未曾有过。”这时,孟子出面为子行解围:“人皆有能力,不同的是怎样利用。做人就像做衣,针线虽然一样,但是做衣之人就可以制作出不同的成品。”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只有看到了那些有道德修养、人格高尚的人,才会感到高兴自己认识了他们,反之如果认识了真正的小人也许就会感到不快。

虽然这个成语的出处有些缥缈不定,但是这个道理却是可以应用于很多人生中。

毕竟这个成语本身就是在强调一个观念——与好人交往和认识,是好事情。我们身边的人是很重要的,他们的人品会影响我们、他们的想法会影响我们、他们的决策还会影响到我们的决定。

想一想,你认为与哪些人建立良好的关系是重要的呢?

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