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字典是中国古代最全面最精确的辞书,主要由康熙皇帝命令修编。该字典共收字九万余条,解释十万余义,同时附有许多引证、词例及读本。在中国古代文献中,康熙字典被誉为“三大坑”之一,即“金石、茶经、康熙字典”,而被尊为“国宝”级文化遗产。
康熙字典是历史上第一部意义搜录规模如此之大、编制如此之严谨、反映内容如此之全面的字典,对中国古代文字文化的继承与发展起了重要的作用,也为世界语言文字学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康熙字典的编纂历时近二十年,由康熙帝亲自监修,命头四大儒士(徐鲁、袁枚、吕祖谦、陈邦傅)为主编,并聘请许多国内外的学者,耗费巨资,动用了全国各地二十余万字书籍及文献。康熙字典的编者们利用士人文化和官僚机构的整合,使得康熙字典在编制上具备了一定的综合性和权威性。